保養品文案.jpg

1正確洗臉方式:

(1)洗臉成份:不使用含皂類(或含皂鹼)及含果酸、水楊酸等成分的洗臉用品,也避免使用磨砂洗面乳.強力清潔產品洗臉,會讓臉愈洗愈乾,更且引起敏感症狀,如泛紅、脫皮、發癢。


(2)洗臉的水溫:洗臉水溫微涼的溫度,因為熱水會破壞皮膚的皮脂膜,降低表皮保水能力,而且刺激臉部微血管擴張,讓人乾癢不舒服。

(3)洗臉動作:洗臉時動作要輕柔,勿拿海綿、刷子、洗臉機拚命搓洗,反而傷害肌膚。

(4)洗臉次數:一天洗臉不宜超過兩次,即使油性肌膚洗臉次數也要減少。

 

2去角質的方式:
去角質太頻繁,例如每週做一次以上,或同時使用好幾種的去角質產品,像是用了磨砂膏,又敷清潔面膜,然後再擦含果酸的化妝水,會讓角質層變得愈來愈薄,失去儲水及抵抗外界環境傷害的能力,嚴重時,臉會出現乾燥、泛紅、脫皮。
如果皮膚有傷口,暫停去角質,而粉刺、痘痘滿臉的人,絕不要使用磨砂膏,以免刺激痘痘惡化。

應依照膚況油性皮膚,大約1~2星期去一次角質即可,而本來皮膚就偏乾的人,甚至可拉長時間到一個月做一次。

 

3.只擦化妝水保濕:
有些人覺得臉上總是容易出油,因此不敢碰任何含油的保養品,洗完臉後只擦保濕化妝水,以為這樣皮膚就會清透水潤,卻不曉得這種保養方法非但不能吸飽水,反而更乾荒。由外添加在皮膚表面的水分(如擦化妝水),很快就會因蒸散作用而流失,甚至還一併帶走臉部皮膚原有的水分,因而讓肌膚更乾燥。所以後續的鎖水產品,如乳液、乳霜幫忙覆蓋住,水份才不會蒸發掉。

應注意到的是,擦了化妝水後去做別的事,後來想到才又補擦乳液,這樣也達不到保濕效果。


洗完臉稍微拭乾水分,在臉部還濕潤時,趕快擦上保濕產品,並再上一層乳液或乳霜(依個人膚質而定),就能補充及鎖住水分。

 

4.頻繁噴礦泉噴霧補水

和擦化妝水一樣,噴完之後要趕快擦上乳液或乳霜,保濕效果能維持久一點,就不需要經常一直噴水、補水。因為光噴水不能保濕的,而且,噴水的次數太頻繁,又沒鎖水,皮膚反覆乾濕,造成缺水,反而可能吸乾皮膚原有的水分。

 

5敷面膜的方式:

選擇沒有酒精、香料、酸性刺激,成分單純的保濕面膜,一星期敷1~2次加強保養,天天敷面膜,過度去除角質,讓臉部肌膚變得脆弱。
敷面膜的時間也不能太長,約15分鐘即可,不要等到整片面膜都乾掉了才拿下來,如此水分已經蒸散,根本達不到保濕作用,而且很容易將底層的水份再帶出表面,反而更乾燥。而面膜拿下後,要記得趕快擦上乳液或乳霜鎖住水分。

 

6.保養品的相輔相成
沒有一種成分是完美的,使用時必須考慮一是本身膚質適不適合,評估是否需要搭配什麼成分,目前最熱門的玻尿酸主要是吸水性保濕劑,但如果只擦玻尿酸而沒有再加強封閉型保濕劑(神經醯胺..),還可能把皮膚原有的水分一起抓到表面來,如果剛好環境很乾燥,這些水分就會快速蒸散,使皮膚反而更乾。所以只有補水,沒有鎖水,就沒有辦法真正達到保濕。

選擇保濕產品時,了解是否有含有多元效成分,例如一瓶同時含「吸水」和「鎖水」保濕劑,相對比較好

 

7.油性膚質保濕的方式:

「混合性肌膚」:像T字部位,而兩頰偏乾燥的人,可考膚分區使用清爽保濕凝膠(T字部位),及含油的乳液或乳霜(兩頰或其他乾燥處)來保濕。

「油性或痘痘肌膚」:可使用較清爽的保濕凝膠,油性皮膚的人也可能會缺水,有些人雖然油冒得多,但皮膚仍不時有乾粗、脫皮的現象,屬於「外油內乾」的膚質,還是需要使用適當的保濕產品。

很多時候油性或痘痘肌膚、混合肌膚,會認為皮膚很容易產出油量,所以不需要補充保濕產品,但其其實皮膚的出油量和角質層的含水量是否充足,沒有絕對的關係,有些人雖然油冒得多或是治療痘痘時,皮膚仍不時有乾粗、脫皮的現象,屬於「外油內乾」的膚質,還是需要使用適當的保濕鎖水產品。

由肌膚構造角度,分析個人肌膚問題產生原因並給予保養建議
由配方環扣角度,改善各種「皮膚老化問題」及「角質屏障受損問題」
由臉部線條輪廓,分析適合的按摩手法及保養品配方

保養品「美容單調配」「調配使用量」「使用時機」,讓您保養很有感!!
保養品「醫美前後都能給予有效的前導及後導」保養!!
有興趣了解!!可加入 LINE ID:0955120165(艾琳老師美容咨詢專線)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s Irene能量撥筋 的頭像
    Ms Irene能量撥筋

    「艾琳小姐」Reiki能量撥筋

    Ms Irene能量撥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